黄应丽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医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目前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医学上把霉菌感染称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可用下方治疗。虎杖50克,龙胆草40克。

2012-04-28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社区医疗 | 评论:0

面肌痉挛的中医经验方治疗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其症状表现为患侧表情肌麻痹,如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多因感受风寒、情绪激动而诱发。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早期以祛风活血为主,病程较长的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息风解痉。笔者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2012-04-28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针灸推拿 | 评论:0

浮针疗法的应用

皮内针又称“埋针”,是用30号或32号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型和麦粒型的两种针具。它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

2012-04-28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针灸推拿 | 评论:0

腰腿疼痛的神经发布

  腿部疼痛部位的神经分布取穴(病根穴),即小腿外侧疼痛选L5,小腿内侧疼痛选L4,大腿后方疼痛选S2,大腿内侧疼痛选L3,小腿后方疼痛选S1,臀后方疼痛选S3,髂腰肌疼痛选L1,足拇趾麻木选L5,坐骨神经疼痛选L2。

2012-04-26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针灸推拿 | 评论:0

什么是芒针?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它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其长度分5寸、7寸、10寸、15寸等数种,临床应用一般以5~8寸长较多,8寸以上应用较少。   

2012-04-26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针灸推拿 | 评论:0

絮刺火罐疗法

检查方法:<灵枢·周痹》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肤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chi坚转引而行之。”在病变部位和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作循摸按压,凡有敏感点(视之或有血络,色变

2012-04-26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针灸推拿 | 评论:0

补肝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此方有别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千金翼方》中提到的补肝汤。《金鉴》有歌诀云:“补肝汤治肝虚损,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无所见,四物酸枣草瓜宜。”组方为四物汤加甘草、木瓜、枣仁、麦冬。四物汤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补肝血滋肝阴。熊继柏教授曾运用此方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取效明显。现举三则验案如下 

2012-04-25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医学知识 | 评论:0

补肝汤的药物组成

  补肝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组成】山茱萸 甘草(炙) 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 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 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2012-04-25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中药草药 | 评论:0

补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在看全科医学周刊的时候,看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里面,对于肝肾亏虚证所用的芳是六味地黄丸合补肝汤。里面还加了菟丝子和金樱子等药物以加强补肾的作用,六味地黄丸都很熟悉了,但是对补肝汤却不是很熟悉,其实补肝汤就是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

2012-04-25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中药草药 | 评论:0

散笑穴的功效与作用

  散笑 ,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在治疗面瘫的时候,常常会用这个穴位,比如在面肌痉挛的应用中,就会用到这个穴位的。  面肌痉挛的取穴:以颧髎、颅息、合谷(双)、太冲(双)为主,眼轮匝肌痉挛配鱼腰、太阳,

2012-04-24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社区医疗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