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从报考到录用有六道程序,一般三四个月时间。命题应在考试之日前30天完成。笔试成绩,由人事行政部门通知用人单位张榜公布。笔试结束后,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人选。根据总成绩,从最高分开始,按核准录用的人数依次等额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并予公布。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另行通知。体检通过后是考核,到工作单位、学校走访或查阅人事档案。然后是上岗前的初任培训。报考人员只有考试成绩、体检、考核结果、培训合格都符合录用条件,才能办理录用手续。广安市内可留意以下网站,广安人才网http://www.garc168.com/ 华蓥人才网http://www.hyrc168.com/
25
2007
11
25
2007
11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地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现在地张仲景:
现在有关张仲景地事物有张仲景六味地黄丸。目前在南阳市有医圣祠,是纪念张仲景地地方。
张仲景治疗伤寒热病,有独特地功效,其用药地要点在于精,简,直中病情,不象现代中医那样,用西医地思维方式与逻辑来看病,为后世中医地楷模和学习地典范!!
张仲景是中医界地一位奇才,《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奇书,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地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地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
张仲景为人敬仰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地“辨证论治”地重要医学思想,可以说,它地出现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地主宰作用。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地“正治法”;而使用温热地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地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地,相同地症状,不同地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是要辨证。不仅仅是表面地症状,还要通过多方面地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和医生地分析(辨证分析)得出证候特点,才能处方。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诊断方法,就是张先师著名地“辨证论治”观点。这种理论地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地医理和严密地辨证分析地基础上地,它彻底地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地主观诊断法,也就确立了中医地又一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地原则。
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长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于世界医林地“拿手绝活儿”,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疾病地性质,因人、因病、因证来选方用药,这才符合变化地病情和不同体质地病人,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也可以说,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针对当时医生不能具体分析,准确方用药而著述地一部“纠偏”之书,其中许多条文都是针对所谓“坏症”,就是医生误治后出现地问题而进行纠正性治疗地。
同时,书中提出了治疗外感病时地一种重要地分类方法,就是将病邪由浅入深地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共同地症状特点并衍生出很多变化,这一时期地用方和选药就可以局限在某一范围,只要辨证准确,方子地运用就会有很好地疗效。这种方法后人称为“六经辨证”,但“经”绝不同于经络地“经”,它包含地范围要宽泛得多。书中地113首处方,也都是颇具奇效地经典配方,被后人称作“经方”,运用得当,常能顿起大病沉疴,因此,《伤寒论》也被称为“医方之祖”。
现在地张仲景:
现在有关张仲景地事物有张仲景六味地黄丸。目前在南阳市有医圣祠,是纪念张仲景地地方。
张仲景治疗伤寒热病,有独特地功效,其用药地要点在于精,简,直中病情,不象现代中医那样,用西医地思维方式与逻辑来看病,为后世中医地楷模和学习地典范!!
张仲景是中医界地一位奇才,《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奇书,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地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地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
张仲景为人敬仰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地“辨证论治”地重要医学思想,可以说,它地出现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地主宰作用。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地“正治法”;而使用温热地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地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地,相同地症状,不同地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是要辨证。不仅仅是表面地症状,还要通过多方面地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和医生地分析(辨证分析)得出证候特点,才能处方。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诊断方法,就是张先师著名地“辨证论治”观点。这种理论地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地医理和严密地辨证分析地基础上地,它彻底地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地主观诊断法,也就确立了中医地又一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地原则。
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长盛不衰,至今仍能傲立于世界医林地“拿手绝活儿”,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疾病地性质,因人、因病、因证来选方用药,这才符合变化地病情和不同体质地病人,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也可以说,整部《伤寒杂病论》就是针对当时医生不能具体分析,准确方用药而著述地一部“纠偏”之书,其中许多条文都是针对所谓“坏症”,就是医生误治后出现地问题而进行纠正性治疗地。
同时,书中提出了治疗外感病时地一种重要地分类方法,就是将病邪由浅入深地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共同地症状特点并衍生出很多变化,这一时期地用方和选药就可以局限在某一范围,只要辨证准确,方子地运用就会有很好地疗效。这种方法后人称为“六经辨证”,但“经”绝不同于经络地“经”,它包含地范围要宽泛得多。书中地113首处方,也都是颇具奇效地经典配方,被后人称作“经方”,运用得当,常能顿起大病沉疴,因此,《伤寒论》也被称为“医方之祖”。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张仲景----乱世立志
张仲景
乱世立志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地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地临床经验,以精湛地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地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地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地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地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地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地故事,对扁鹊高超地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地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
“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地愿望。
乱世立志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地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地临床经验,以精湛地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地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地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地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地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地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地故事,对扁鹊高超地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地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
“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地愿望。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饺子的发明
饺子的发明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一说今南阳)人,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玫瑰花N种药用价值
玫瑰花N种药用价值 玫瑰花,常用来象征爱情,情人节那天,更是以赠送玫瑰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恋。其实,玫瑰还是一种具有很高美容价值和很好疗效的一种药物。玫瑰花系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花紫红色,气味芳香。由于玫瑰具有耐寒、耐温的属性,且花蕾香嫩、润泽,早在隋唐时期,就倍受宫廷贵人的青睐。杨贵妃一直能保持肌肤柔嫩光泽的最大秘诀,据说就在她沐浴的华清池内,长年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蕾。玫瑰花瓣既可沐浴也可护肤养颜,是一种天然美容护肤佳品。在中药中,别名有徘徊花、刺玫花。其性甘微苦,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功效1: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本品既能活血散滞,又能解毒消肿,因而能消除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面部暗疮等症。本品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着,令人唤发青春活力。 功效2:将加工过的花蕾3—5克,用沸水冲泡5分钟,可加糖或蜂蜜,或掺入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茶叶中一起冲泡,芳香怡人,有理气和血、舒肝解郁、降脂减肥、润肤养颜等作用。特别对妇女经痛、月经不调有神奇的功效。 功效3:玫瑰的适应性很强,花除可提取玫瑰油外,干、花蕾、根均可入药,果实富含维生素可作天然饮料及食品。用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玫瑰花,具有颜色鲜艳、味香等特点,可制成玫瑰酒、玫瑰露、玫瑰酱,具有清热消火、美容养颜的奇特功效,实为待客馈赠之佳品。 功效4:民间有用玫瑰花蕾加红糖熬膏的秘方,服用后可以起到补血养气,滋养容颜的作用。 其做法是将100克玫瑰花蕾加清水500克左右,煎煮20分钟后,滤去花渣,再熬成浓汁,加入500—1000克红糖,熬成膏状即可。如服用时间长,可放进冰箱,每天服用1—2茶匙。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十年一剑全息汤的使用方法
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
1. 发热: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 低温: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3. 自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4. 盗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5. 身酸懒: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按相应症状加减。
6. 身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痛重、自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者合秦艽、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地龙各6-10g,其余按症加减。
7. 浮肿: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喘满者加麻黄、杏仁各10g,有热者加石膏15-20g,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15-20g,连翘10-15g,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症加减。
8. 黄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大黄10-12g,小便赤热者加栀子、黄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症加减。
9. 嗜睡: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
10. 失眠: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1. 心惊不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12. 头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兼身痛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13. 头晕: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14. 口渴: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5. 口中异味:一般予全息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口酸者加黄连6-10 g,吴茱萸3-6 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6. 项强:一般予全息基础方,严重者合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7. 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8. 四肢疼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 腰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杜仲、知母、黄柏各10g,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15g,海金沙10g,其余按症加减。
20. 咳嗽: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或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贝母、枇杷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1. 喘促: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杏仁10g,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g,喘甚者再加葶苈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芩、款冬花、半夏各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各10g,石膏12-20g),其余按症加减。
22. 胸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
23. 胸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2-15g。
24. 胸中烦热: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失眠、多梦、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2g。
25. 心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兼肢冷、脉迟或结代者加附子10g。
26. 嗳气: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嗳气频频者合旋覆花、党参、半夏各10g,代赭石12g。
27. 呃逆: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呃逆严重者合丁香、杮蒂、人参或党参各10g。
28. 恶心呕吐: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
29. 反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0-12g。
30. 食欲不振: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31. 胃脘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量至12g。
32. 胁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3. 脐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乌药、槟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各10g。
34. 小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
35. 少腹(小腹两侧)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6. 腹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胃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严重者合生姜泻心汤(党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黄、砂仁各10g。
37. 腹泻: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无腹痛者去白芍再加防风10g,严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2g,久病体虚者加党参10g。
38. 大便秘结: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仁10-12g,严重者合麻仁12g 大黄、杏仁各10g。
39. 便带脓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热毒炽盛者合白头翁12g,黄连、黄柏、秦皮各10g。
40. 小便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10g,有热象者加栀子10g。
41. 小便失禁: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g,桑螵蛸10g。
42. 小便混浊: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萆薢12g、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各10g,盐3g,小便黄混者合萆薢、丹参各12g,车前子、黄柏、石菖蒲、莲子心各10g。
43. 睾丸胀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睾丸红肿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乳香、没药各6-10g。
44. 阳萎: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兼小便不利者加当归、车前子各10g,病久者合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地各10g。
45. 遗精: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芡实、莲须各10g。
46. 鼻衄: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藕节各12g,赤芍、当归、香附、黄芩、黄连、山栀、桔梗各10g。
47. 咳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干姜、艾叶各10g,或十灰散(大蓟、小蓟、栀子、陈棕、荷叶、侧柏叶、茜草、茅根、大黄各10g,炒炭用),慢性咳血者加阿胶、白及各10g。
48. 呕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大黄、黄芩、黄连各10g.
49. 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便血色黑者加灶心土15-20g,附子、阿胶、黄芩各10g,便血色鲜红者合槐花、侧柏叶各12g,炒荆芥、枳壳各10g。
50. 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叶各10g,茅根12-15g。
51. 眼睑下垂: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熟地、当归、川芎、藁本、前胡、防风各10g。
52. 耳鸣耳聋: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或加石菖蒲、木通各10g
53. 咽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薄荷10g,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
54. 声音嘶哑: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喘者加麻黄10g,有热者加石膏12-15g咽喉肿痛者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病久咽干者合熟地、百合、贝母、当归、玄参、麦冬、桔梗各10g)
55. 牙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12g、当归、黄连各10g
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
1. 发热: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 低温: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3. 自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4. 盗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5. 身酸懒: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按相应症状加减。
6. 身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痛重、自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者合秦艽、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地龙各6-10g,其余按症加减。
7. 浮肿: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喘满者加麻黄、杏仁各10g,有热者加石膏15-20g,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15-20g,连翘10-15g,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症加减。
8. 黄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大黄10-12g,小便赤热者加栀子、黄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症加减。
9. 嗜睡: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
10. 失眠: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1. 心惊不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12. 头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兼身痛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13. 头晕: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14. 口渴: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5. 口中异味:一般予全息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口酸者加黄连6-10 g,吴茱萸3-6 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6. 项强:一般予全息基础方,严重者合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7. 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8. 四肢疼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 腰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杜仲、知母、黄柏各10g,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15g,海金沙10g,其余按症加减。
20. 咳嗽: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或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贝母、枇杷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1. 喘促: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杏仁10g,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g,喘甚者再加葶苈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芩、款冬花、半夏各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各10g,石膏12-20g),其余按症加减。
22. 胸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
23. 胸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2-15g。
24. 胸中烦热: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失眠、多梦、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2g。
25. 心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兼肢冷、脉迟或结代者加附子10g。
26. 嗳气: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嗳气频频者合旋覆花、党参、半夏各10g,代赭石12g。
27. 呃逆: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呃逆严重者合丁香、杮蒂、人参或党参各10g。
28. 恶心呕吐: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
29. 反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0-12g。
30. 食欲不振: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31. 胃脘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量至12g。
32. 胁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3. 脐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乌药、槟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各10g。
34. 小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
35. 少腹(小腹两侧)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6. 腹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胃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严重者合生姜泻心汤(党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黄、砂仁各10g。
37. 腹泻: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无腹痛者去白芍再加防风10g,严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2g,久病体虚者加党参10g。
38. 大便秘结: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仁10-12g,严重者合麻仁12g 大黄、杏仁各10g。
39. 便带脓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热毒炽盛者合白头翁12g,黄连、黄柏、秦皮各10g。
40. 小便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10g,有热象者加栀子10g。
41. 小便失禁: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g,桑螵蛸10g。
42. 小便混浊: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萆薢12g、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各10g,盐3g,小便黄混者合萆薢、丹参各12g,车前子、黄柏、石菖蒲、莲子心各10g。
43. 睾丸胀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睾丸红肿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乳香、没药各6-10g。
44. 阳萎: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兼小便不利者加当归、车前子各10g,病久者合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地各10g。
45. 遗精: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芡实、莲须各10g。
46. 鼻衄: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藕节各12g,赤芍、当归、香附、黄芩、黄连、山栀、桔梗各10g。
47. 咳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干姜、艾叶各10g,或十灰散(大蓟、小蓟、栀子、陈棕、荷叶、侧柏叶、茜草、茅根、大黄各10g,炒炭用),慢性咳血者加阿胶、白及各10g。
48. 呕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大黄、黄芩、黄连各10g.
49. 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便血色黑者加灶心土15-20g,附子、阿胶、黄芩各10g,便血色鲜红者合槐花、侧柏叶各12g,炒荆芥、枳壳各10g。
50. 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叶各10g,茅根12-15g。
51. 眼睑下垂: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熟地、当归、川芎、藁本、前胡、防风各10g。
52. 耳鸣耳聋: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或加石菖蒲、木通各10g
53. 咽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薄荷10g,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
54. 声音嘶哑: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喘者加麻黄10g,有热者加石膏12-15g咽喉肿痛者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病久咽干者合熟地、百合、贝母、当归、玄参、麦冬、桔梗各10g)
55. 牙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12g、当归、黄连各10g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
柴芍枳朴苓草姜;
蒌薤大枣猪术桂,
陈丹二皮双地黄。
匆匆半世穷辨证,
朗朗七旬薛医光。
内外寒温同全子,
五脏六腑乐安康!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体育医院特色药物
1.鸡 血 藤 胶 囊
[功能与主治] 活血补血,通经止痛。用于风湿麻木,瘫痪,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规格] 0.25g*30/盒。
[注意] 月经期、孕妇慎用。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一年。
2.双 龙 接 骨 丸
[功能与主治] 生血活血、接骨止痛、强筋健骨。用于各种类型骨折、疼痛、骨痂生长迟缓、关节软弱乏力等症。
[用法与用量] 每日2—3次,每次4—6克,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注意] 孕妇、月经期、风湿病、胃溃疡等病慎用。
[规格] 6g*6/袋。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3.腰 痛 丸
[功效] 壮骨健肾、祛风湿、补血养血。
[主治] 腰膝酸软疼痛、风湿疼痛、头晕耳鸣、眼花、心悸、滑精等症。
[用法] 每日3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规格] 6g*6/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有效期] 一年。
4.正 骨 丸
[功效] 活血生血、生肌止痛、续筋接骨。
[主治] 用于各种类型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劳损等症。
[用法] 每日3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注意] 孕妇、月经期、风湿病患者慎用。
[规格] 6g*6/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5.加 味 地 黄 丸
[功效]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主治]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用法与用量] 每日2—3次,每次1包,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规格] 6g*6/袋。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6.活 络 丸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强筋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后肢体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患处萎软胀痛,以及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湿开水或酒送服,一次3g,一日3次。
[注意] 孕妇,月经期禁服。
[规格] 36g/瓶。
[贮藏] 密闭,防潮。
[有效期] 一年。
7.抗 骨 质 增 生 丸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祛风湿。用于老年性退变性骨质增生,肾虚腰痛患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 外感、胸腹胀满者忌服。
[规格] 6g*20/袋。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四个月。
8.五 灵 二 香 丸
[功能与主治] 活血、镇痛、通经活络。用于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拘挛,陈旧性损伤肿硬疼痛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 孕妇、月经期、心脏病患者慎用。
[规格] 5.5g*20/袋。
[贮藏] 密闭、防潮。
[有效期] 一年。
9.益 尔 力 口 服 液
[功能与主治] 补气血、益肝气、强筋骨,通血脉。用于跌打损伤后期筋骨酸软乏力,关节屈伸不利,骨折愈合迟缓,或神疲倦怠,气血虚弱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或遵医嘱。
[规格] 10ml*6/盒。
[贮藏] 置阴干燥处保存。
[禁忌] 忌与五灵脂同用。
[有效期] 一年。
10.风 湿 木 瓜 液
[功效] 祛风湿、镇痛、活血、强筋骨。
[主治] 陈旧性损伤肿痛,风湿性关节痛,筋骨痉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骨质增生等症。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1支或遵医嘱。
[注意] 孕妇、月经期、高血压患者慎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11.七 味 三 七 口 服 液
[功能与主治]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软组织损伤初期血瘀气滞,肿胀疼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三次。儿童减半。
[注意] 孕妇禁用,月经期、乙醇过敏者慎用。
[规格] 10ml*10/盒。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12.抗 骨 质 增 生 片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祛风湿。用于老年性退变性骨质增生,肾虚腰痛等患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4片,一日2—3次,蜜水或开水送服。
[规格] 0.25*100/瓶。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一年。
13.制 香 片
[功效] 通经活血、行气止痛、补血强筋。
[主治] 肌肉韧带损伤,全身肌肉疼痛,尤以肋间肌,腰背肌疗效更好。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4—5片。
[规格] 100片/瓶。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 孕妇、月经期慎用。
[有效期] 一年。
14.创 伤 宁 片
[功能]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肿胀疼痛等症。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2—3片,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规格] 36片/盒。
[禁忌]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禁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15.玄 胡 伤 痛 宁 片
[功能]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血瘀作痛。
[用法] 每日3次,每次3—5片,饭后温水送服或遵医嘱。
[规格] 36片/盒。
[禁忌]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16.新 伤 药
[功效] 活血散瘀、退热止痛。
[主治] 闭合性损伤、红肿烧热疼痛等。
[用法] 将药粉用温水或稀蜂蜜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或油纸上敷患处。用药多少,视患处大小而定。药粉干后可再调敷一次。
[规格] 25g*2/袋。
[注意] 患处有破伤、皮疹等暂停用。
[有效期] 六个月。17.旧 伤 药
[功效] 活血生新、强筋骨。
[主治] 损伤后期,肿胀基本消除,但伤处软弱乏力,负重疼痛,压痛等。
[用法] 将药粉用温水调成糊状,摊在纱布或油纸上敷患处。用药多少,视患处大小而定。药粉干后可再调敷一次。
[规格] 25g*2/袋。
[注意] 患处有破伤、皮疹等暂停用。
[有效期] 一年。
18.软 坚 药 散
[功效] 活血散瘀、软坚散结、温筋止痛。
[主治] 损伤后期局部软组织肿硬、关节功能受限、骨化性肌炎、骨质增生等症。
[用法] 将药粉用温水、醋各半调成糊状,摊在纱布或油纸上敷患处。用药多少,视患处大小而定。药粉干后可再调敷一次。
[规格] 30g*2/袋。
[注意] 患处皮肤有破伤忌用、出现皮疹后暂停使用,严禁内服。
[有效期] 六个月。
19.新 伤 软 膏
[功能与主治] 活血散瘀、退热、消肿止痛。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红肿烧热疼痛等症。
[用法与用量] 外用,涂敷患处,可加压包扎。
[规格] 50g/盒。
[注意] 如敷药处出现皮疹,立即停止敷用,皮肤破损者禁用。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五个月。
20.新 伤 药 橡 皮 膏
[功效] 活血散瘀、清热止痛。
[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引起的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等症。
[用法] 将患处洗净干燥后,贴敷。每张贴12小时或遵医嘱。
[规格] 10片/袋。
[注意] 贴后起皮疹发痒者,暂停使用。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21.郑 氏 活 络 橡 皮 膏
[功效] 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运动损伤等所致的风湿疼痛、关节酸软用、胀痛、畏寒冷痛、天气变化疼痛加重、关节屈伸不利、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慢性劳损等各症。
[用法] 将患处洗净、贴敷。每张贴12—18小时/天。
[规格] 10片/袋。
[注意] 贴后起皮疹发痒者暂停用。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一年。
22.活 络 膏
[功效] 活血散瘀、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 损伤后遗症,全身各部风湿疼痛,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 将活络膏烤化,贴于患处(注意烫伤),可反复使用。
[规格] 12g*4/袋。
[注意] 患处有溃疡、皮肤病、皮疹患者忌用,贴后出现发痒症状,立即停用。
[有效期] 6个月。
23.一 号 熏 洗 药
[功能] 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主治]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局部肿痛、酸痛、筋肉萎缩、关节功能受限等症。
[用法] 将药袋放于锅内,加500—600毫升温水浸渍15分钟后,加热煮沸10—15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蒸患处(熏蒸时上面盖干布不让热气外溢,避免烫伤)。待药液不烫时,再将患部浸入药液里,并用药袋贴敷患部,边洗边作按摩,洗后立即将患部擦干保暖,勿受凉。
[用量] 每天可熏洗两次,每袋可使用壹天。
[规格] 60g/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4个月。
24.二 号 熏 洗 药
[功能] 行气通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主治] 一切筋骨、关节疼痛、风湿麻木、发胀等症。
[用法] 将药袋放于锅内,加500—600毫升温水浸渍15分钟后,加热煮沸10—15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蒸患处(熏蒸时上面盖干布不让热气外溢,避免烫伤)。待药液不烫时,再将患部浸入药液里,并用药袋贴敷患部,边洗边作按摩,洗后立即将患部擦干保暖,勿受凉。
[用量] 每天可熏洗两次,每袋可使用壹天。
[规格] 60g/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4个月。
25.三 号 熏 洗 药
[功能] 活血通络、软坚散结。 [主治] 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后引起的关节瘀肿,功能受限及骨化性肌炎等症。
[用法] 将药袋放于锅内,加500—600毫升温水浸渍15分钟后,加热煮沸10—15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蒸患处(熏蒸时上面盖干布不让热气外溢,避免烫伤)。待药液不烫时,再将患部浸入药液里,并用药袋贴敷患部,边洗边作按摩,洗后立即将患部擦干保暖,勿受凉。
[用量] 每天可熏洗两次,每袋可使用壹天。
[规格] 60g/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 4个月。
26.软 坚 药 水
[功效] 消瘀散结、活血止痛。
[主治] 一切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关节脱位后期瘀滞粘连,关节僵硬肿痛以及骨化性肌炎等症。
[用法] 外用,用药水将纱布浸湿敷患处,用红外线烤至干或用药水外擦患处。
[规格] 100ml/瓶。
[有效期] 8个月。
27.郑 氏 舒 活 灵
[功能] 退热、消肿止痛、舒筋活血。
[主治] 一切新旧损伤,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关节、肌肉疼痛、肿硬、麻木等症。
[用法] 适量喷于患部,并作按摩。
[规格] 45ml/瓶。
[注意] 禁止接触溃疡和外伤创面,严禁内服。
[有效期] 6个月。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
25
2007
11
成都市青羊区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青羊区中医院
医院等级:
院长姓名:杨云清 邮政编码:610072 电话号码:028-87313931 详细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11号 床位数:120 特色专科: 主要设备:床旁监护、震波碎石机、B超、呼吸机、除颤器、麻醉机 乘车路线: 网页地址:http://www.cd114.com.cn 电子信箱: |
发布:黄应丽 | 分类:百度空间 | 评论:0 |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