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09
12

透骨草熨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如风寒疼痛、关节痛和痛经等。而利用吸收热力的物体或加上某些药物,加热熨在疼痛部位来进行治疗的方法为热熨疗法。热熨疗法是中医简易外治疗方法之一。
  透骨草熨

  主治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疼痛。透骨草60g,当归30g,独活30g,草乌15g,共研细末;另取大青盐500g,陈醋500ml。方法:先把大青盐放入铁锅内急火爆炒,再拌炒上述5味药2分钟,最后将陈醋均匀洒入l00ml,略炒一会,急装入纱布袋内热熨疼痛处。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每次要炒盐2次,加入陈醋200ml)。

...
12
2009
12

呵、嘻、呼、呬、吹、嘘六气法

  武氏太极拳在练习套路时,每一式的开即是呼气,并结合了古代的“踵吸法”,用呵、嘻、呼、呬、吹、嘘六个字来分别医治心、肝、脾、肺、肾、胆等各个部分疾病。

 

身体某一部分不健康或欲锻炼某一部位,在练习套路呼气时则轻微地念某一与之对应的字,声音要极小,自已可以听到而别人听不到即可。久练即可收到防病、治病的良好效果。无病之人则用“呵”字以健心脏,按中医学说,心为君,心健则身康。
  呵心 嘻肝 呼脾 呬肺 吹肾 嘘胆

12
2009
12

太乙五行拳口诀

  《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全称为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佑樘年间(1488—1504)),由武当山道教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并上溯汉末名医华陀《五禽戏》,及道门流派中吐纳、导引等融炼而成。
  中国古代先哲们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水、火、木、金、土五种性能不同的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称为“五行”。进而,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武当武术前辈们,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基础,以五行结合拳式、结合人体以解说其拳理和锻炼法则。
...

12
2009
12

龙形功口诀

 武当五形功之龙形功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灵瑞之物,具有通天、灵异、征瑞等神性。龙在五行中属木,常习练龙形养生功,可舒肝利胆,精血旺盛。

 

 

...
12
2009
12

虎形功口诀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第二式 引气归元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12
2009
12

蛇形功口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蛇一体,为北方之神,谓之玄武。蛇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中属肺,常习练蛇形养生功,可养肺润肺,身体柔绵。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12
2009
12

鹤形功口诀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12
2009
12

龟形功口诀与要领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长寿而智慧,沉稳而恬静。龟在五行中属水,常习练龟形养生功,可生津强肾,身体绵软灵活。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

12
2009
12

易筋经知识

 易筋经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基本功法,“易”是改变之意,“筋”即是筋脉。易筋经锻炼要求松静自然,刚柔相济。易筋经主要有十二势:韦驮献杵(三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以下介绍几势。
一、摘星换斗势
[预备] 并步或其他指定步型。
[基本动作]
①右足向前跨半步,两足相隔一拳,成前丁后八式。双手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靠于腰眼(十四椎旁),右手垂于右大腿内侧。
...

12
2009
12

易筋经的吐纳方法

 易筋经云: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纳菁英,先吐浊积。一吐一纳,生新去余。可见在起功之前先行吐纳有助于吐故纳新,正身图前说明文字也对吐纳的作用描述的很清楚。“恐人过了一日,宿了一夜中,有起居不洁,饮食不精,致生浊气,故先以吐纳分之”,那么具体怎么吐纳呢?周版里并没有说的很清楚,现在我就将吐纳的操作方法简单说下:

    第一步骤,舌抵上腭,微闭双唇,只用鼻来将清新空气徐徐吸入体内,一直吸入下腹,吸到不能在吸的时候,口中默念“哼”字,用口和鼻将气完全吐出,此步功夫是起到吐出上焦之浊气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