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09
11

茵芋叶的功效及作用

  今天看《药性赋》的时候,上面写道“减风湿之痛则茵芋”,我跑到药房去问,这有没有茵芋叶这为药,随便看看它长什么样子的,那知道药房里面没有卖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药物:

  茵芋它的学名:Skimmia reevesiana Fort.

  英文名:Reeves Skimmi
 

  科名:芸香科  Rutaceae 常绿灌木  高约1米 芳香。单叶 常集生于枝顶 革质 狭长圆形或披针形 长7-11厘米 宽2-3厘米 顶端渐尖 边全缘或中部以前有疏浅的锯齿 基部楔形 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 沿中脉被微柔毛 下面淡绿色 两面均有腺点 叶柄短 约4-7毫米 有时呈淡红色。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 花轴粗壮 被柔软毛;花常两性 白色 极芳香 萼片5 广卵形 有短缘毛 花瓣5 卵状长圆形 雄蕊5 较花瓣长或等长;子房4-5室 球形。浆果状核果朱红色 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花期5月 果期7-11月。

  生于山地沟谷阴湿处 林下 溪边或岩缝中。

  释名:芫草、卑共。

  气味:(茎、叶)苦、温、有毒。

  主治:1、手足枯痹拘挛。用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石南叶、踯躅花、细辛、桂心各一两 切细 装薄布袋中 以酒一斗浸渍。几日后 取酒饮服。每服一合 一天两次。手足只感微痹即止。此方名“茵芋酒”。

  2、脚气病(风气积滞而成 发时甚疼)。用茵芋叶(炒)、薏苡仁各半两 郁李仁一两 牵牛子三两(生 研末) 共研为末 加炼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五更时以姜、枣煎汤送下。以泻为验。未泻再服。此方名“茵芋丸”。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名字叫“增损茵芋酒”,当然了里面就有这茵芋叶了,其增损茵芋酒的组成是:茵芋叶1两,川乌(炮,去皮尖)1两,石楠叶1两,防风1两,川椒(炒去汗)1两,女萎1两,附子(炮)1两,北细辛1两,独活1两,卷柏1两,肉桂1两,天雄(炮,去皮)1两,秦艽1两,防己1两,踯躅花(炒)2两,当归2两,生干地黄2两,芍药1两。

处方来源

《妇人良方》卷三引《指迷方》。

剂主治

妇人贼风,偏枯,半身不遂,肌肉干燥,渐渐细瘦,或时酸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酒2斗渍之,冬7日,夏3日,春、秋各5日。初服1合,渐增之。以知为度,令酒气相续。

茵芋
(《本经》)

【异名】卑山共(《吴普本草》),莞草、卑共(《别录》),茵蓣(《千金方》),因预(《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茵芋的茎叶。

【植物形态】茵芋,又名:黄山桂。
常绿灌木,分枝,高约1米。叶常集生于枝顶,狭长圆形或长圆形,两端渐尖,长7~11厘米,宽2~3厘米,全缘,有时沿中部以上两侧边缘有疏浅缺刻,中脉在叶面浮凸,且密被微柔毛;叶柄长4~7毫米,淡红色。花常为两性,集生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苞小,卵形;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有芳香,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端圆或钝,在花蕾时各瓣大小略有不等;雄蕊与花瓣等长,花丝丝状,花药广椭圆形;子房近圆球形,4~5室,花柱短,柱头头状。果长圆形,长10~15毫米,红色,有残存萼片。花期4~5月。
生于山中树荫下。分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西、广东、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茵芋碱、茵芋甙、蔗糖。

【药理作用】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可升高麻醉猫血压,增强瞬膜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血压及子宫的作用,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小肠收缩及扩张冠状血管等。此外,还能提高横纹肌张力,加强脊髓反射兴奋性(去脑蛙的反射时的测定),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之兴奋有关;在切除肾上腺后,其作用仍可保持。它对神经节无作用,对可卡因无增强作用,对猫或大鼠的神经-横纹肌制备亦无显著影响,不翻转拟交感药的作用。其作用虽与麻黄碱有许多类似处,但强度较弱。小鼠在皮下注射600毫克/公斤以上时,可出现抑制,共济失调,但不致死亡。对蛙50~100毫克/公斤时可出现显著的兴奋现象,提高横纹肌张力,200毫克/公斤时则可致死。猫皮下注射50毫克/公斤,无明显变化。早年认为它是一种肌肉毒,可引起蛙肌强直,剂量较大,亦可抑制心脏肌肉;如静脉注射于兔,可引起心肌抑制甚至麻痹,血压逐渐降低,最终动物发生痉挛而死。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温。"

②《吴普本草》:"微温,有毒。"

③《药性论》:"苦辛,有小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

②《别录》:"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

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浸酒或入丸剂(生药一日量3~6分)。

【宜忌】本品有毒,内服宜慎。阴虚而无风湿实邪者禁用。

【选方】①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楠、细辛、桂心各一两。上十二味,切,以绢袋盛,清酒一斟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日三,渐增之,以微痹为度。(《百病方》)

②治风气积滞成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茵芋叶(锉,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去皮、尖,微炒)一两,牵牛子三两(生取末一两半)。上研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姜枣汤下,未利加至三十丸,日三,快利为度,白粥补。(《本事方》茵芋丸)

【名家论述】①《纲目》:"《千金》、《外台》诸古方,治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妇人产后中风有茵芋膏,风湿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风妙品,而近世罕知,亦医家疏缺也。"

②《本经逢原》:"茵芋大毒,世亦罕用。《本经》虽有治羸瘦如疟状一语,皆是五脏有邪气,心腹寒热所致,非能疗虚羸寒热也。其治关节风湿痹痛,是其正治。"

【中毒】《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茵芋,有毒部位,果和叶,以叶含毒较烈。中毒症状:误食少量引起轻度痉挛,大量则引起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若痉挛时可肌注苯巴比妥,痉挛控制后可洗胃,导泻。若血压下降则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强心剂等。"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脑中风的居家康复锻炼  (2022-2-10 9:54:6)

九师堂出师病案讨论(肠梗阻肠绞痛的中医治疗)  (2021-12-10 19:11:34)

皮肤瘙痒的偏方治疗  (2013-8-30 15:49:9)

皮肤瘙痒的偏方治疗  (2013-8-30 15:49:9)

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医治疗  (2012-4-28 16:33:28)

面肌痉挛的中医经验方治疗  (2012-4-28 14:57:35)

浮针疗法的应用  (2012-4-28 14:48:42)

腰腿疼痛的神经发布  (2012-4-26 11:44:36)

什么是芒针?  (2012-4-26 11:29:26)

絮刺火罐疗法  (2012-4-26 9: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