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09
12

糖尿病一天测几次血糖?

在社区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社区患糖尿病的人也不少,他们对自己的血糖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很多人也对测血糖也不是很了解。

血糖监测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除了静脉血糖检测外,有的患者需要每天检测5~8次血糖,因此血糖仪在临床上普遍使用。

影响血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操作程序错误、代码输入错误、采血不当、不洁的血糖仪、试纸的影响,以及血细胞比容偏差、血液中的其他糖类及内、外源物质的影响等其他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患者忘记更换代码或代码输入错误引起的偏差最为常见。有数据显示,错误调码可能使血糖监测结果的中位数误差达43%,并有可能漏掉潜在的低血糖事件。

正常人的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但是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要有目标,下面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目标值:

   血糖控制和目标值:

HbA1c(%)
<6.5
空腹/餐前血糖
4.4-6.1mmol/L(80-11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
4.4-8.0mmol/L(80-145mg/dl)

  治疗目标和策略一定要个体化、对每个危险因素予以分别考虑。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指导患者达到治疗目标,将血糖控制分成三类(表7)。
 
表7  血糖控制状态分类

 
理想
良好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HbA1c(%)
6.5
6.5-7.5
>7.5

 

  医生在为患者监测血糖时须注意:

  一、监测次数因人而异。对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有并发症的,监测次数应该在每天3次以上,2型糖尿病监测频率可低一些。

  二、选择监测工具时“以简制胜”,尽量选择目前比较先进的免调码技术的血糖仪如拜安捷2及拜安康等,减少出现监测误差的比率。

  三、一般血糖监测系统具有两种干扰源,即与其他糖类交叉反应的类似于葡萄糖的物质(如麦芽糖、半乳糖和木糖)和其他还原性物质。最好选择麦芽糖和半乳糖的交叉反应被排除的试纸,这将提高血糖监测的准确性,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是HbA1c(正常值4-6%),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如果没有实验室,则可以应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但须定期校准;这样的中心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HbAlc 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
  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20]。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查血糖,尿糖的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血糖监测时间
■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尿糖的自我监测
  虽然自我血糖监测是最理想的血糖监测手段,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