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14,27,30,50
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罹患1型糖尿病,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诊断仍根据WHO 1999标准。根据病史,查体(包括体重,BMI,腰围),尿酮体等检查评估其类型。有时区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类型很困难,当患儿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测定β-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放水平,有助于分型诊断。
(一)1型糖尿病
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病。我国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属低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万。
1. 临床表现
⑴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发病,可有家族史。
⑵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⑶不典型隐匿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
⑷约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2.治疗方案及原则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的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患儿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⑴ 胰岛素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由于患儿胰岛残余β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要注意个体化。
⑵ 饮食治疗
①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烹调以清淡为主。
③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一日三次主餐和三次加餐。应注意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
⑶ 运动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⑷ 心理治疗和教育
是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给予糖尿病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⑸ 要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SMBG)
⑹ 门诊随访
一般患儿至少每2~3个月应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复查一次。
①每次携带病情记录本,以供医生对病情控制的了解,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②每次随访均应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尿糖及酮体、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③每半年至1年检测一项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眼底以及空腹或负荷后C肽水平,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并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变化。
表九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30]
| 血糖目标值范围 | HbA1C | 理由 | |
餐前 | 睡前/夜间 | |||
幼儿~学龄前期 (0-6岁) | 5.6-10.0mmol/L (100-180mg/dl) | 6.1-11.1mmol/L (110-200mg/dl) | <8.5%,(但>7.5%) | 脆性,易发生低血糖 |
学龄期 (6-12岁) | 5.0-10.0mmol/dl (90-180mg/dl) | 5.6-10.0mmol/L (100-180mg/dl) | <8% | 青春期前低血糖风险相对高,而并发症风险相对低 |
青春和青少年期 (13-19岁) | 5.0-7.2mmol/L (90-130mg/dl) | 5.0-8.3mmol/L (90-150mg/dl) | 7.7% | 1.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2.需要考虑发育和精神健康 3.如无过多的低血糖发生,能达到7%以下更好 |
(二)2型糖尿病[27,30,40]
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1. 临床表现
发病较隐匿,多见于肥胖儿童,发病初期超重或肥胖,以后渐消瘦,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伴有黑棘皮病,多见于颈部或腋下。
2.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矫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和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为原则,肥胖儿童的减低体重量因人而异。
(2)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的控制和促进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根据性别、年龄、体型、体力、运动习惯和爱好制订适当的运动方案。
(3) 药物治疗:原则上可先用饮食和运动治疗,观察2~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与成人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相似,有理由推测这些药物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效。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未在儿童进行过全面的评估。FDA仅批准二甲双胍用于10岁以上儿童患者。用药应体现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特别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胍作为首选药物。与磺脲类药物相比,在控制HbA1C水平相当时,二甲双胍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有一定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同。
(4) 心理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与1型糖尿病相同。
(5) 控制目标:保持正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FBG<7.0mmol/L, HbA1c<7.0%。
(6) 应每半年至1年到门诊随访一次,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和HbA1c的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