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
兔肉具有“三高三低”优势: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
兔肉纤维细嫩、 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有“荤中之素”的说法。而且,与其它肉类相比,兔肉食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常食野兔肉,能增加人体血液中的磷脂,抑制胆固醇,有 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阻止血栓形成。国外妇女将兔肉称为“美容肉”;因常吃野兔肉有祛病强身作用,有人又称之为“保健肉”。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的药用作了全面总结,指出:"兔肉辛平无毒,补中益气。主治热气湿脾,止渴健脾。炙食,压丹石毒。腊月作酱食,去小儿豌豆 疮。凉血,解热毒,利大肠。兔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兔脑,涂冻疮,催生滑胎。用髓治耳聋。骨,治热中、消渴,煮汁服。皮毛,烧灰,治难产及 胞衣不出,皮灰治妇女带下。毛灰治小便不利"。《罗氏会约医镜》也记载说:兔屎(望月砂)"入肝经,明目,去痘后翳障"。"兔脑髓,性温而滑润,催生利胎 之圣药也"。"兔头骨,治头眩痛"。习惯认为,入药时野兔的效用比家兔好。
它的蛋白质含量约占21.5%,高于猪肉50%、牛肉18.7%、羊肉48%、鸡肉 33%;脂肪仅占3.8%,低于猪肉和羊肉;胆固醇低于所有肉类。它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防止血栓和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并可改善人 脑的记忆功能,被称之谓"荤中之素"、"美容保健肉"。维生素含量也很高,食后消化率高达85%,高于一般肉类,比易消化的鸡肉还高出1倍。兔肉中还含有 多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较其他肉类为高,正好可以补充以大米、小麦为主的饮食结构中氨基酸的不足。
由于兔肉的这些特点,故很适于人们作为常 用之食,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病、糖尿病人多吃兔肉更好,因为它不仅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而且具有防病作用。孕妇如能吃些兔肉,增加些动物蛋 白,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都有好处,而决不会因此而造成胎儿兔唇的。但兔肉如烹调不当,会有一股酸味,烹调时可用葱、姜、酱油炝锅,然后加水和少量糖炖开, 再改用小火炖3小时左右,就会肉烂味美了。另外,兔肉和什么肉配在一起炖就有什么肉的味,因此,如在烹调兔肉时加入其他肉类,则味道更加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