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头皮针抽气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承担单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项目负责人:孔尧其
项目简介:头皮针是在头部针灸腧穴和某些区域,被认为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头皮针缺陷气法的确切疗效,本项目应用大样本、多中心、盲法、随机等较为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整理和总结该疗法的临床疗效,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通过针灸针在患者头皮帽状腱膜下层1寸进行手法的操作,提高脑血栓形成后患者患侧肌力,临床研究表明该项技术有利于及早恢复偏瘫患者患侧肌力,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疾病简介:中医称脑血管意外为中风或脑卒中,其中脑血栓是最常见的一种。我国中风发病率约为80-120人/10万人,为我国疾病谱第二位。据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公报指出:脑内疾病所引起的肢体残疾约118万人,占全体残疾患者的15.63%,我国幸存者中的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适应症:
1、脑血栓形成后偏身瘫痪。
2、符合上述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CT或MRI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偏瘫病人。
3、中医辩证为中风中经络的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
4、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偏瘫侧肢体中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肢体功能评分或综合功能评分有一项≥3分者。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5、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至3个月以内(即发病后第31天至第90天)者。
6、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定者。
禁忌症:
1、CT或MRI诊断为非脑血栓形成的偏瘫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硬膜外出血,脑肿瘤,脑内血管畸形出血,脑炎和脑膜炎等。)
2、中医辩证为中脏腑和虚证者。
3、偏瘫侧肢体功能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均≤2分者。
4、神志昏迷或生命指征不稳定者。
5、发病至接受治疗在3月以上者。
6、年龄在70岁以上者和妊娠者。
7、头皮有瘢痕、肿瘤、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者,施术部位为头颅手术部位或未植入颅骨者。
特 色:
1、安全性强,在实施过程中无一例意外或明显不适反应。
2、疗效快捷显著,部分病人首次治疗后就可以将患肢肌力提高2—3级。
3、手法规范,要领明确,使事件便,易于掌握,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4、目前与西医康复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和社会认同感。
治疗方法简介:
1、器具:佳辰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型号为30-40号(直径0.23mm-0.30mm)、1寸-1.5寸(25mm-40mm),产地为江苏省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
2、操作方法及步骤
(1)体位:坐位。确不能坐者,可采用仰卧位。
(2)针刺部位:病灶侧(即偏瘫肢体的对侧)头部。
(3)取穴:采用《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中线:在头顶部前后正中线,自百会向前至前顶。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
(4)皮肤消毒:采用2%的碘酒拭擦施术部位,再用75%的酒精棉球将碘酒拭净,或单用75%的酒精棉球拭擦针刺部位的皮肤。
(5)进针:采用指切进针法。先用左手拇指切按在治疗线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快速将针刺入,针尖至帽状腱膜下层。
(6)针尖方向:顶中线由前顶刺向百会;顶颞前斜线由前顶刺向悬厘的上2/3节段,用两根毫针接力刺法。
(7)手法:在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毫针与头皮呈15度-30度角,在腱膜下层进入皮肤1寸(25mm)左右,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一种吸针感。然后进行行针操作,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约5秒钟),每次至多提出1分(2.5mm)许,又缓插至1寸,如此反复运针10遍,共计约5分钟。
(8)留针:间歇动留针2个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5遍(约2分30秒)。行针和留针期间,可结合患肢的运动。
(9)出针:出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慢慢提至皮下。然而,将针迅速拔出。出针后若有出血,应迅速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
(10)疗程:每日针1次,每周针刺3次,共12次为1个观察疗程。
技术关键环节:该手法动作主要是以向外抽提“一抽数抽”为特点,属小幅度担插手法范畴,紧提慢按为主,是为泻法。抽气法的操作要领有二:一是力度,必须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然后形成爆发力向外抽提;二是速度,即瞬间速度要快,但最好针体又不动,每次至多抽出1分(2.5mm)许,而不能将针体大幅度抽出。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1、偶尔出现晕针。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恶心、脸色唇色发白,严重的血压下降、四肢厥逆、脉象微弱。处理:患者平卧,把针退出少许即可恢复,或饮少量热开水。
2、可能有头皮板紧、不适、疼痛,甚而牵连到面部、牙关。处理:将针体适当调整,稍稍提出一点即可解除。
配套材料: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研究结论: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头皮针抽气法组)120例和对照组(头皮针捻转法组)60例,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治疗组基本痊愈9例,显效9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无基本痊愈,显效3例,有效47例,无效10例,愈显率5%,总有效率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