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7。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阳跷申脉穴主治歌
拘挛,臂冷,及妇人吹乳,乳房红肿(未产者名内吹,已产者名外吹也),耳聋鼻衄,癫痫抽搐,肢节烦疼,遍身肿满,头汗淋漓等证,此皆风热痰饮,流注攻冲为病,并宜先针申脉,立时有功。《医宗金鉴》 清 吴谦 公元1742年
阳蹻 ①阳蹻脉。见该条。 ②申脉穴。《素问·气穴论》:“阴阳蹻四穴。”王冰注:“阳蹻穴是谓申脉,阳蹻所生,在外踝下陷者中。”《针灸大全》作申脉别名。 阳蹻穴:蹻脉交会穴。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交会于足太阳经的申脉、仆参、跗阳(郄)、睛明;足少阳经的居髎、风池;足阳明经的地仓、巨髎、承泣;手阳明经的肩髎、巨骨;手太阳经的臑俞。 ②申脉穴。《针经指南》载:“申脉通阳蹻”,为八脉八穴之一。 作者:
[一百二十穴 玉龙歌] 头胸痛
(呕吐、眩晕)金门申脉治头胸,重痛虚寒候不同。呕吐更兼眩晕苦,停针呼吸在其中。金门∶在足外踝跗骨下陷中。针三分,透申脉,泻实补虚,灸二七壮。 申脉∶在足外踝骨下赤白肉际横纹。刺入半寸,泻多,补少,禁灸。 《扁鹊神应针灸》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 足部主病针灸要穴歌
条文:画发痊证治若何,金针申脉起沉□,上牙疼兮下足肿,亦针此穴自平和。注:[1]申脉穴,主治画发□证,足肿牙疼。 [2]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灸不及针。 《医宗金鉴》 清 吴谦 公元1742年
[卷五] 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针灸大成》
二蹻
二蹻 ①阴蹻、阳蹻两脉的合称。 ②阴蹻、阳蹻两脉起始部的穴位,即照海、申脉。 作者:
[卷二·琼瑶神书地部] 男女足头红肿一百七十四法
足头红肿草鞋风,昆仑二穴取血功,加弹太溪申脉并,上穴上下在针中。 《针灸神书》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脚肿
脚跟红肿草鞋风,宜向昆仑穴上攻。再取太溪共申脉,此针三穴病相同。昆仑∶在足外踝后陷中。横针透吕细穴,灸二七壮,泻多补少。太溪∶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申脉∶在足外踝骨节下,赤白肉际横纹。刺半寸,泻多补少,禁灸。
踝关节扭伤的刺血疗法
三棱针刺血法 取穴:申脉 照海穴 局部显张之静脉血管 操作方法:常现消毒后,以三棱针刺出血,每天1次。亦可加拔罐治疗。
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 左针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经广按摩, 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八际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会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内连背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脉系阴跷照海鬲喉咙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清·康熙前 不详 公元1644-1911年
八穴相所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止相和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形八法是真科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清·康熙前 不详 公元1644-1911年
[卷之三经络第三] 经脉交会八穴一首(同前)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医经国小》
[卷之七针灸直指]经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连背颈,申脉跷络亦相通。列缺肺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古今医统大全》 明 徐春甫 公元1556年
[卷之七针灸直指] 八法合十干八卦歌
王申之日公孙干,乙癸坤宫申脉连。庚日外关属震卦,丙从艮佐内关便。戊日临泣坎象卦,后溪辛日巽宫迁。丁日兑官针照海,已应列缺与离前。 《古今医统大全》 明 徐春甫 公元1556年
[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针灸大全》 明·正统四年 徐凤 公元1439 年
[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八脉配八卦歌
干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兑坎申脉间。补泻浮沉分逆顺,得时呼吸不为难。祖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针灸大全》 明·正统四年 徐凤 公元1439 年
[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八穴相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临泣外关分主客,后申脉正相合。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针灸大全》 明·正统四年 徐凤 公元1439 年
[卷上二认症定穴]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针灸易学》 清·嘉庆三年 李守先 公元1798年
[卷上二认症定穴]八脉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临泣外关分主客,后申脉正相和。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顺逆,五门八法是真科。 《针灸易学》 清·嘉庆三年 李守先 公元1798年
[卷四上]经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督内连颈。申脉跷络亦相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针灸聚英》 明·嘉靖八年 高武 公元1529年
[卷四下]八法飞腾定十干八卦歌
壬甲之日公孙干。乙癸坤宫申脉连。庚日外关属震卦。丙从艮位内关便。戊日临泣坎象卦。后辛日巽宫迁。丁日兑宫针照海。己应列缺与离前。 《针灸聚英》 明·嘉靖八年 高武 公元1529年
[卷五]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干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针灸大成》
[卷五]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针灸大成》
[卷五]八脉配八卦歌
干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针灸大成》
[卷五]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针灸大成》
[卷之下]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认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自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杨敬斋针灸全书》 明·万历十九年 陈言 公元1591年
[卷之下]八脉配八卦歌
干属公孙艮内关巽临泣震外关还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间补泻浮沉分逆顺得时呼吸不为难祖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杨敬斋针灸全书》 明·万历十九年 陈言 公元1591年
[卷之下]八穴相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杨敬斋针灸全书》 明·万历十九年 陈言 公元1591年
[卷二·琼瑶神书地部]男女七疝一百三十八法
七疝偏疼取大敦,大敦出血用弹针,曲骨大盘不用摄,三阴升阳气上行,再取气上即使下,关元气海用盘明,申脉微使上气法,连屈气下病安宁。 《针灸神书》
[卷之下]经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针灸问对》 明 汪机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飞腾八法起例]
八卦例数零合卦。干属公孙艮内关,震宫居外巽溪关(外关、后溪),离居列缺坤申脉,照海临泣兑坎观(兑照海,坎临泣)。上以九除,零数合卦定穴。合穴∶公孙临泣后溪照海内关外关申脉列缺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元 王国瑞 公元1279-1
[卷五]八法手诀歌(《聚英》)
寻内关,补虚泻实公孙是,列缺次当照海深,临泣、外关和上下,后溪、申脉用金针。先深后浅行阴数,前三后二却是阴,先浅后深阳数法,前二后三阳数定。临泣、公孙肠中病,脊头腰背申脉攻,照海慢按阳气降,取阳取阴皆六数,达人刺处有奇功。
[穴法图]申足太阳膀胱经
不及针,止七七。昆仑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申脉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针三金门在外踝下稍后,丘墟后,申脉前。针一分,灸三壮,炷如小麦。 《神应经》 明·洪熙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