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14
03

紫菀的功效作用与临床用途

 [处方用名]    紫菀——菊科Compositae

[概要]  紫菀人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紫菀一名青菀,味苦,温,无毒。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厥,安五脏。生山谷。”

紫菀为中医常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润肠通便药。常用于支气管炎,肺痨久咳,各种类型之咳喘,肺结核咯血等症。紫菀治咳嗽,无论得病新久均可用之。其特点:甘润苦降,辛温而不燥,主人肺经,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对于风寒犯肺,表现为咳嗽咽痒,可配伍荆芥、桔梗、苦杏仁等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同用。若阴虚劳嗽及肺痈,痰中带血,可配伍知、川贝母、阿胶、白芨等同用,以起到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作用。紫菀虽然质柔润,但滋养之功不足,阴虚火旺或有湿热之燥咳,咯血者不宜选用,或配以滋阴养液药物同用。

紫菀除具有润化、化痰、止咳等功效外,还有一重要临床作用——润肠便。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北宋宋徽宗时期,蔡京(字元长,公元1047-1 126年)时任宰相而名满天下,权贵一时。有一天蔡京患了大便秘结的病症,他因害怕损伤正气而拒服大黄等泻药,并遍请京城名医治之而均无效来皇上也派来御医治疗,依旧无效。只好贴出告示:谁能治好宰相之病,赏银干两。当时的民间医生史载之(四川眉州人)称之为“草泽郎中”,刚  ,到京城,还不出名,故自荐前往蔡府/)门吏一见他穷酸样子,就拒之门外。I此时相府管家正好外出归府遇见,便让其进府。史载之在为蔡京诊脉后,并誓未开写药方,而是直接向蔡京讨要文钱二十。蔡京问其何由,史答日:用作F药之资。史载之到药店仅买回紫菀一味中药饮片,随即研为细末,让蔡京用温水冲服。一个时辰后,蔡京腹中肠鸣,大便通畅。蔡京感到惊奇,众多名医均医治无效,史郎中仅用紫菀一味药,问其用紫菀的道理。史载之答:“肺与大肠相表里,你的病是冈为肺气不宣降而致大便不畅,紫菀功能萧降肺气,肺气得以萧降,不就可以使大便畅通了吗?”蔡京大悦,随即付史载之白银干两。史载之仅用紫菀一味药就治好了宰相蔡京的大肠秘结病,从此,史载之名扬京城。而紫菀也因其具有通便之功而被后人广为传用,载入史册。

关于紫菀的药用品种:

紫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无植物形态描述。最早对紫菀有形态描  -—述的是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500年):“近道处处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细。”这正是现代所用紫菀的植物特征。到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1061年)中描述更为精当:“紫苑,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    紫郸。今跃、成、泗、寿、台、孟州,兴国军皆有之。三月内布地生苗叶,其叶三相连,五月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月三月取根阴干。又有一种白者名白菀。”随后唐慎微之《证类本草》(1093年)亦有详细记载。李时珍在其释名时指出:“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并指出:紫菀以牢山(即今山东劳山)所出根如北细辛者为良,沂兖(今山东临沂)以东皆有之。今人多以东前、旋复根赤土染过伪之。紫菀为肺病要药,肺本自亡津液,又服走津液药,为害滋甚,不可不慎。”告诫医者临床用药注意。从史用药沿流可以看出,古往今来所用紫菀为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Aster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I.f.的根及根茎。另有菊科橐吾属Ligularia植物一些橐吾的根在各地亦当紫菀人药。有的亦在全国流通使用。如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nnedia  Nakai。/II鄂橐吾Lwilsoniana( Hemsl.)Greenm.在四jIl .贵州等省区作紫菀人药,称川紫菀。《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收载。豢宪开宣肺气而涌剩一佰申料记载,用紫菀医治好了蔡京的便秘,其临床药理亦是通过官llrh而学探治疗作田的  巾医治病,从来都很電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甘抖,k  ,l<+真l//\\+/L.由土,cL掇,广/\牡甘田药砰驗时就曾到:紫菀所以能通二便,是因其润而微辛苦,润则能通,辛则能散能行,苦可泻火,故于二便之滞塞皆效,,

现代药理研究:紫菀主含紫菀皂苷、紫菀酮、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挥发油/)挥发油巾含毛叶醇、茼香脑、芳香旋酸、琥珀酸等。紫菀具祛痰、润肺、镇咳、通便、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理作用。其槲皮素具利尿作用;表无羁萜醇可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而显示出紫菀具有抗肿瘤作用。

[基原]  系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A.ster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根及根茎。

[别名]  白菀、紫蓓、青菀、返魂草、夜牵牛、万金茸、关公须、紫倩等。

[性昧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通便。治咳嗽,虚劳咳吐脓血,便秘、小便不利等。

’  [主含化学成分]  紫菀根含无羁萜(friedlin),表无羁萜醇( epifriedli-nol)、紫菀酮( shionone)、紫菀苷( shionoside)A、B、C,紫菀皂苷(aster sapo-iin) A、B、C、D、E、F、G,紫菀五肽(asterin) A、B,紫菀氯环五肽(astin) C;还含有植物甾醇葡萄糖苷( phytosterol glucosides)及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有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 acetate)、茴香脑(anethole)、烃、脂肪酸、芳香族酸等。

[药理与临床应用]

1.祛痰镇咳作用:紫菀水煎剂lg/kg给家兔灌胃,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其粗提取物大鼠口服,也能明显增加气管分泌。紫菀酮、紫菀皂苷和紫菀醇,三者均有祛痰作用。从紫菀根与根茎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结晶之一(紫素)有止咳作用。

2.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紫菀对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以及常见皮肤真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抗癌作用:从紫菀中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利尿作用:紫菀所含槲皮素有利尿作用。

f名著论选J

神农本草经》:“紫菀,一名青菀。味苦、温,无毒。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厥,安五脏。”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1644年):“紫菀,味甘而带苦,性凉而体润,恰肺部血分。主治肺焦叶举,久嗽痰中带血,乃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窍有「凉沛泽之功。”

明·张景岳《本草正》(1 624年):“紫菀,辛能人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紫菀肺病要药,肺本自亡津液,又服走津液药,为害滋甚,不可不慎。”

清·张璐《本经逢原》(1695):“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

清·李中梓《本草通玄》(1655年):“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清,张德裕《本草正义》(1828年):“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咳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凝胶固,喉中如水鸡声音,尤为相宜。”

清·凌奂《本草害利》(1862年):“苦能下气,辛温润肺益金,故保肺治吐血,为下气化痰润肺,治血痰劳嗽圣药。能开喉痹,取恶诞,虽人至高善于,使气化及州都之府,小便自利。然性温,阴虚肺热者,不宜多用。如独用,须地黄、麦冬共济,根作节紫色润软者良。,,(‘辛散性滑,暂用之品,阴虚肺热者,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天冬、百部、麦冬、桑皮等药参用,则无害。”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紫菀,润肺下气,辛温润肺。苦温下气,化痰止咳。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咳吐脓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肺经虚热,小儿惊痫,亦虚而有热,能开喉痹,取恶涎,又能通利小肠:”

[现代应用]

1.紫菀温而不热,辛散而不伤阴,质润而不腻。辛散苦泻,长于开泄肺郁,降逆定喘。本品所含紫菀皂苷、槲皮素,能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稀释—而易咯出,有较强的祛痰作用,为化痰要药。无论外感、内伤,寒热咳嗽,皆可用之。凡外感风邪,肺气壅塞,咳嗽气逆,咯痰不畅者,可配伍桔梗、甘草、远志、麻黄、苦杏仁、款冬花、百部等,以宣肺止咳,化痰降气。如《医学心语》之“止咳散”。若肺热气虚衷,咳嗽喘息,可与人参、五味子、款冬花等配伍应,如《广济方》之“紫菀汤”,、肺劳咳嗽,痰中带血,则可与阿胶,五味子,贝等配伍应用。

2.大便秘结:可单独应用,亦可配伍其他润肠通便药物应用。

3.小便不利。本品能开宣肺气,通利小便。单用本品研末冲服。如《干金要方》治疗妇人卒不得小便,即用本品治之。

「类药比较J

紫菀,性偏温,药性平和,寒、热、虚、实均可应用,伴有便秘患者尤为适宜。其主要功效为祛痰止咳,常用于痰咳痰喘。按药效分类应与白芥子、旋覆花、白前根等同类,属祛痰药之温化寒痰药。而目前教科书和临床中药学却放止咳平喘药类,是因为紫菀与款冬花是一个固定的药对组合,为了两药在临床上的优化比较,故习惯常把两药放在一起。

款冬花与紫菀,二药功效相似,皆有温润肺气,止咳化痰作用,常以蜂蜜炮制,相须为用。广泛用于各种咳嗽痰多之症。然款冬花镇咳作用强,而祛痰之力弱;紫菀则为祛痰之力强,止咳作用力弱,并有较强之润肠通便与利尿作用。两药常相配伍,扬长避短而用之。紫菀与款冬花,两药配伍在一起,三大功效: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大大增强,是一组最佳组合。

[炮制应用]

生紫菀常用于外感咳嗽,并且对心脏尚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且具有抗菌、抗癌及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用蜂蜜炮炙后,以增强润肺止咳之功,用于肺虚久咳,或老年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