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用名] 野菊花——菊科Compositae
概要] 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同属近缘药用植物,但与菊花之功能不才别使用。
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在古代被称之为“苦薏”。《神农本 凳经》不载。始载于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菊花条:“菊有两种,一种茎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甚食,名苦薏,非真。其华(花)正相似,惟以甘苦别之尔。”唐·陈藏器《本草拾》云:“苦薏。花入菊,茎似马兰,生泽畔,似菊,菊甘而薏苦。语曰:苦如薏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正目“野菊”条载:“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气味苦辛惨烈。”《辞海》载:野,亦称“野菊花”、“苦薏”。菊科。中医学上以花和全草入药。
苦薏”即今之“野菊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菊”条中云:“本经言菊花味苦,别录言菊花味甘。诸家以甘者为菊,苦者为苦薏,惟取甘者入药。按张华博物志,言菊有两种,苗花如一,惟味小异,苦者不中食。范致能谱,言惟甘菊一种可食,仍人药饵。其余黄白二花,皆味苦,虽不可饵,皆可人药。其治头风,则白者尤良。据此二说,则是菊类自有甘苦二种,食品碾/甘菊,人药则诸菊皆可,侣不很田脾萄兜苦薏尔。故景焕牧竖闲谈云:真延龄,野菊泻人。”
从李时珍以上文字论可以得出三点:①苦薏即野菊花;②古人把菊花称甘菊,用于疗,而苦菊(野菊)用于药疗;③《神农本草经》所载菊之性味已包括野菊花性味:菊与野菊应同时出现于秦汉时期的传统医学用药。「基原] 菊科Compositae菊属Chrysanthemum植物,野菊Chrysanthe_um indicum L.的头状花序。
l1名1 苦薏、野菊、山菊花、野黄菊等。
[性昧归经] 性寒味苦、辛。归肺、肝、心经。
[功能主治产]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用于疗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主含化学成分]
野菊花主含野菊花内酯( handelin chrysanthelide)、矢车菊苷( chrysananthe-min)、野菊花三醇(chrysanthetrid)、野菊花酮(indicumenone)、苏格兰蒿素A( arteglasinA.)、艾尼罗依莱肩定素(aneloylajadin)、野菊花醇(chrysanthemol)等。尚含刺愧素( acacetin)、木樨草素(luteolin)、木樨草素-7 -葡萄糖苷luteolin—7-o - glucoside)、刺愧素—7—o-e-D -吡喃半乳糖苷( acacetintin - 7 - thammosidoglucoside)、蒙花苷(bnddleoglucoside)、胡萝卜苷(dau-c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I-单山箭酸甘油酯( glyceryl - I - monobe-enate)、dl -樟脑(dl - camphor)、二十四烷( tetracosane)、二十六烷(hexaco-sane)。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侧柏酮、樟脑、龙脑、I,8-枝叶素,o—蒎烯、桧烯、异侧柏酮、马鞭草烯酮等。
[药理与临床应用]
1.抗病原微生餐物作用:体外实验,野菊花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菌均有一定的光谱抑制作用。其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疮病毒及流感病、钩端螺旋体亦有抑制作用。野菊花全草的抑制作用强于花,鲜品强于干口o
对心血管的作用:野菊花能使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心肌收缩振幅明显低。对兔肾和兔耳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也有明显护作用。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3,降压作用:野菊花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具有抗肾上腺作用。
4.临床应用:现代医学用于治疗流脑,病毒性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防和流行感冒、呼吸道炎症、感染性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动。硬化性闭塞症等。
「名著论选J
神农本草经》:“菊花,一名节华。味苦,平,无毒。治风头头脑,肿痛,殴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500年):“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可仃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甘不堪食用,名苦薏,非。其华正相似,惟以甘苦别之尔。”
·陈藏器《本草拾遗》(739年):“苦薏。味苦。破血,妇人腹内宿血,之调中,止泄。花如菊,茎似马兰,生泽畔,似菊,菊甘而薏苦。”
.倪朱谟《本草汇言》(1624年):“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血,解天行火毒丹疗。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苦薏。薏乃莲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与之名。”“治痈肿疗毒,瘰疬眼癒。”
清·皇宫绣《本草求真》(1769年):“野菊花,专人肺肝。一名苦薏,为科痈肿药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气。故凡痈毒疗肿瘰疬眼目热,妇人瘀血等症,无不得此则治。以辛能散气,苦能散火者是也。”
[现代应用]
1.治疗痈疽疗疖,咽喉肿痛。野菊花辛散苦降,清热解毒,泻火利咽,消止痛,为治疗外科痈肿要药。常用于热毒蕴结,疔疮痈疡,咽喉肿痛,配伍公英,紫花地丁,忍冬藤,拳参等同用。如《医宗金鉴》之“五味消毒饮”。因风疹皮肤红肿痒摹痛,配伍千里光、紫荆皮、荆芥、蝉蛻、侧柏叶等同用。风火赤眼,头痛眩晕。野菊花味苦人肝,泻肝火;味辛人肺,兼散风1。若风火上攻,目赤肿痛,常配伍金银花、密蒙花、草决明等同用。
[类药比较】
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同属近缘药物。但野菊花辛、苦、寒之性胜过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独甚,为外科疔毒痈肿之要药;而菊花,辛、甘凉,善疏散 4‘上焦头目风热多用,又为食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