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潭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给家乡的父老乡亲针灸治病,去年五一回家的时候更是大家伙排着队希望能给他们针灸一下。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众所周知,中医简、便、廉、效的特色在针灸推拿方面体现的最为突出。然而事实上农村却非常缺乏这方面的医生。记得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艾红兰写过一篇叫做《一个针灸医生的困惑》的文章,文章中说近些年来,针灸专业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被迫改行的大有人在。就连许多立志于中医针灸学术继承发扬的中青年医生也“感到前途渺茫”,“望洋兴叹”,不得不承认“当初的选择实在是个错误”而放弃针灸工作。由此造成了目前针灸临床人才“断层”的现象,并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中医界院士、学者们纷纷表示:我国针灸前途堪忧!
作为针灸医生,目睹国内针灸环境之日趋恶劣、国外中医针灸的日益繁荣,我们的内心又怎能平静?谁能解开我们的困惑?
一、医院往往不重视针灸科
针灸疗法在我国医学领域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每况愈下,在广大基层或农村,针灸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市场,针灸科正在逐渐消失,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针灸被广大基层或农村“淘汰”之后,所剩的大多是市级中医院或综合性医院中的针灸科,然而,这些针灸科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由于针灸不能给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医院对此投入逐年减少,原有的针灸病房被其他科室合并或取代,阵地越来越小。投入少,针灸器具无法得到应有的更新,为了降低成本与消耗,针灸针经多次消毒,以致超过了使用寿命,但仍然在用。针刺治疗时,针身与针柄脱落分离,进入患者体内而无法取出,只好借助X线下手术取出的事故,并不是子虚乌有。10元一个的普通温灸盒,从里到外被艾绒燃烧的烟雾熏得漆黑者,在针灸科也不少见。
目前我国医院大都以病种划分科室,而唯独针灸是以疗法命名科室,这样,针灸在第一个窗口——挂号处就被“枪毙”了。针灸疗法往往成为患者的最后选择,针灸医生只能治疗其他科医生不看的慢性复杂病例或人家看不好的疑难病人,如此这般,自然形成了患者抱怨针灸治疗期长、疗效不好,医院抱怨针灸科病人少的局面了。
另外,各种针灸治疗仪或经络治疗仪等疗法被列入理疗科范畴,针灸科被认为可有可无,或与推拿科、或与理疗科、或与骨科合并,针灸科哪里还有一席之地?
二、针灸医生待遇太低
针灸医生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价值得不到体现。
“其实培养一个针灸医生不容易,条件允许,个人努力,也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可快10年了,一个针灸专家的诊疗费依然是5元。5元,却包含了他所有的技术、经验、劳务和风险。针灸技术价值与价格多年的严重背离,使很多针灸人才都流失了,或转行,或出国。”这是一位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的感叹。
一个针灸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工作3年,月收入为2000元~2500元,甚至更少;而电子类专业人员,毕业3年之后,月薪可达5000元~6000元,甚至更多。当然,还有待遇更低者,那就是研究机构的针灸科研人员,工作10年以上,博士学历,月薪不到2000元的比比皆是。难怪针灸专业人员出国的出国,改行的改行。
业内人士认为,针灸医生收入低,根本原因之一是国家对针灸收费的过度限制。试看目前针灸科收费标准:针刺:4元/次;灸法:2元/次;电针:2元/次;拔罐1元/次;耳针、含耳穴压籽:1元/次。
一个普通感冒患者,针刺加拔罐,只需5元钱,效果不见得比中西药差。可是,绝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了内科,西药抗生素、维生素外加中药抗病毒,少则上百元,多则几百元。目前,除了个别深信针灸疗法的老年人之外,多数老百姓不相信花上5元治疗费就能治好病。就算针刺、灸法、电针、拔罐、耳针全部用上,一次最多收费10元,而且前后得花去一小时之多;最常见的针刺加拔罐治疗,也要花上30~40分钟。然而,口腔科洗牙80~100元/次,最多半小时。
药物、医疗器械价格与市场相关,一直在涨,然而,针灸收费却似乎与此毫不相干。在欧美国家,针灸50~60美元/次,这让国内针灸医生认为“难以想象”。
无论是与国内其他专业,还是与同行不同专业,抑或与国外同行比,收入上的强烈反差,给我国针灸医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技之长的针灸专家的情况还不错,因疗效好、威望高,深受病家信赖,病人随诊的很多。但大多数中青年医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年轻针灸医生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冷板凳坐上一至两年,还是个保留数字。
“技价背离”与人才流失,导致的一个严峻后果就是针灸面临着病种萎缩的问题。古医籍记载,针灸适应症有100多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病症有43种,可是现在,在许多针灸科常看的病只有10多种了。“除了落枕和扭伤患者,已经很少有患者来挂针灸的号了”,一位针灸大夫说。
三、指导思想过于陈旧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观念在更新,对医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随着大型医疗检验设备与治疗手段的引入,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随之而来,医院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素以“简、便、廉、验”著称的针灸疗法在卫生技术与设施落后的农村,尤其在战争年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高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针灸疗法的“简便廉验”是否还会继续成为我们的优势?当今“简便廉验”在非常有限的低层次弱势消费人群中或许深受欢迎,但是,“简便”易让人联想到技术含量低、不够品位、不上档次,而且,无形之中,影响了探索先进、增加创收的针灸疗法的积极性。如果不思技术革新、仍然盲目自大地以“简便廉验”招引患者,就算病人源源不断,针灸医生也不能为医院创造多少经济效益。
几乎空白的针灸产业化、不堪一击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薄弱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我们的针灸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许多年后,针灸的大旗,也许会落在别人的手里,那时候中国仅仅是针灸的故乡”,在2004年第三届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上,韩济生院士对我国针灸的前途甚为担忧。
四、医疗体制存在缺陷
相对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来说,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起步最晚、步子迈得最慢,有时甚至停滞不前。对此,中医针灸界更不知其所以然。针灸虽为“国粹”,可是,国家并未真正重视,或者说,虽然重视,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
依照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临床检查与诊断完全采用西医标准与规范,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经络诊查等所做的诊断与辨证,在医疗保险的处理、医疗事故的论证中根本无效,因此,中医、经络诊断形同虚设。一位资深中医专家这样描述中医医院目前的窘境:“不要说中医不擅长的脑血管病,即便是最擅长的胃肠道慢性病,也会要求患者做胃镜、B超之类的西医辅助检查。除去创收方面的原因外,因在医疗纠纷的鉴定中,主要采用西医标准,所以完全纯中医的诊疗手法因此显得很不可靠,易使医生在发生医疗纠纷中陷于被动局面。”
另一方面,我国在推广传统医学时,近年来非常注重针灸的对外交流,却忽视了对内的宣传和普及。大多数老百姓既看不懂中医的病名,又不知道针灸能治什么病,对针灸的特色更是知之甚少。有所了解者,又错误地认为针灸只能治疗疼痛、麻痹和器官功能失调,因而严重地限制了针灸优势的发挥。
最后,从历年的科研课题资助情况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中医课题的份额较小,对古代针灸医籍整理与挖掘的资助几乎是零。若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仅凭一双空手,从事针灸文献研究者怎么能去挖掘古代针灸医家的精华?若没有很好地整理数千年的古籍,传统的针灸精华没有充分地继承与发扬,又谈何创新?针灸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到临床,一个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
在谈到国内针灸界所面临的诸多困惑时,前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把问题的症结主要归咎于体制、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他对针灸在国内受到的歧视表示不满,并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光靠针灸界一些人士的民族感情和对专业的忠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针灸在国内滑坡的问题。
上面是全文,响石潭觉得讲的非常的真切实际,于是全文引用过来。看了后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记得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郭军艳和刘帅洲他们在读完上面的文章后,就直接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西方医学的冲击,现今学习和运用中医针灸的人越来越少。难道是这种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古老医疗技术“不行了”?其实不然,针灸的独特疗效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而今在欧美等国家,他们的研究者对针灸研究的热度要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同行。作为我们的国粹,针灸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古到今,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发明这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许也就没有中华民族这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他们在文章中说作为针灸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在拜读了艾红兰老师的《一个针灸医生的困惑》(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12月30日3版)一文后,对中医针灸的现状亦感忧虑。然而针灸并不是一直都是这种状况的,在上世纪70年代农村缺医少药时期,他曾受到全民的欢迎,因为针灸“简、便、廉、验”的特点,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针灸和中药,在民间曾有“一根针,两把草,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当时在全国培养农村赤脚医生,部队里的战士都学习针灸,针刺针麻的研究也达到了高峰,“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枯树发了芽,如今的聋哑人会说话……”这是当时在部队中为针灸而谱写的歌曲,从这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针灸独特的疗效,而且人们是多么的喜爱针灸、愿意接受针灸。
现今,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而用针灸治病的医生却越来越少,随着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和使用,针灸逐渐沦为医疗活动中较低层次的消费,其地位也变成一些病种的辅助治疗,在一些县乡级的医院甚至于看不到针灸科,试问:如此情景,老百姓还会了解针灸、相信针灸吗?针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他之所以能够在老百姓的视野中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是我们这些从事针灸的人“抛弃”了它,而不是老百姓抛弃了它。目前针灸大夫待遇低、挣钱少,与同行相比从事针灸心理感到有压力,这是事实,但是如果因此我们就停滞不前,不研究更有效的针灸疗法,这只会使我们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效果越来越差,久而久之,针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便不值一提!
在基层有许多有志于针灸,且灵活运用针灸治病的医生。例如,用火针治疗各种肾性水肿、肾病综合征;用穴位注射治疗各种脑血管病、脑外伤后遗症等。这些医生长期在农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并发明创造了许多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方法简便、收费低、效果好,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他们默默无闻,但却为针灸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基层开展针灸的宣传和普及对改变目前针灸的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凸现,如果我们学习中医针灸的毕业生能够走向基层,切实为老百姓的健康做点贡献,以针灸“简便廉验”的特点,相信针灸会重新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同时我们也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在继承这门古老医术的基础上创新,使针灸的优势得以发挥。
综上,结合响石潭个人的体验,以及很多人在论文或者网络中多次提出针灸在农村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针灸推拿在广大农村发展空间很大,农民也真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