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08
12

怎样才能提高学中医的悟性?

  之前赵老师常说中医的学习需要有悟性,自己也确实这样认为。但是似乎响石潭太笨,总是不得其法,每每看书,囫囵吞枣之后,便匆匆忘记。想了半天,觉得主要还是自己没有认真思考的因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中医需要认真的思索,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灵性。虽然赵老觉得所谓悟性是天生具有的,但是响石潭不以为然,总觉得虽为天生,但是后天应该可以锻炼的来。我觉得主要还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的问题,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我么难免思维僵化,不能灵活变通的缘故。今天在大威办的岐黄中医网站上面看到一篇关于写悟性的文章,觉得很好,就把其中比较精辟的语句记录了下来,促进自己的不断思考。
  
  文章中说开悟是发掘“本体思维”,增长新知,开拓思路的一门科学。由于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所以对中医学的开悟也不同。有的医家一生都没有经过开悟,照样能治病救人,但这样的医家,只能顺辙行车,很难对中医学术有所创举。若一旦开悟,如同黑暗中见天日,思路开阔,思维灵活,对中医产生一种迷恋感,能深信照样的疗效。

  作者认为开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四点二要。一点是头脑中有充足的中医学知识,以及其他与中医有关的知识,如易学,气功等,使知识面广泛。二是学习与临证时随时想着疑难的问题,有利于加深理解易学知识。三是要有灵活的思维,不能好逸恶劳,只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四是身临处境的不同,一些科学家都是在不经意的,不同的地点,感受到不同的事物或环境等,把自己的大脑之门打开。一要立大志,广博医学知识,多参阅古今医学书籍,多临证,使大脑获取充足的知识为开悟打好基础。二要多看多记,多思多辩,使思维活跃,为开悟提供动力。因此,开悟需要随时抓住学习中的一点灵感,长能触类旁通。灵感的产生需要在知识与思维的结合下,经过长时间的专心之至的苦思冥想,当智力活动达到一个焦点时,考虑到心烦意乱时,如能改变一下环境,或者与人交谈,在一种语言信息或生活现象的刺激后,突然明白,使你获得顿悟。

  关于怎样才能有悟性,以及具体使自己顿悟的方法,作者认为开悟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指点悟:为在老师提示或暗示的情况下,使学者通过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使几天来自己思考的问题得以理解,从而引发出如何分析问题,或如何解决问题的悟性。

  言语悟:对病人或与同事,与老师讲话时,对自己或其他人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与自己几天来思索的问题不谋而合,得出答案,这句话如同开锁的钥匙,揭开了自己的疑惑,以引发出如何在某种情况下来解决问题的悟性。

  读书悟:在思考某一个问题时,久久得不到答案,在读谋篇书籍时,其中的某一段论述,或书中的某一个观点,与自己苦心思索的问题形成共识,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以引发出如何用别人的观点来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悟性。

  深思悟:在自己学习时,没有指导老师的情况下,为了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常思考某一个问题,久久得不到答案,此时思索达到高潮,心烦意乱,此时是容易开悟的基础,放松一段时间,重新思考同一个问题时,大脑顿觉忽之一明,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解决方法,以引发出没有其他方法解决问题时,用深思解决的悟性。此方法是最难得,有的人不容易过去,容易半途而废。

  四悟之法,大致如此,能广泛运用,并非难事,但是能完全开悟则为其难点。要想开悟,必须要经常思考问题,多种方法交合应用,一点一点的苗头要随时记录,即便是错误的,也要记住,等到所有的问题能联系到一块时,才能由博返约,形成一个点。在四种方法上,只要善于抓住灵感,则有助于开悟。开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开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中,大脑的思索紧居在某一点上,用四种方法加以搜寻其中的内涵,当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有某个需要的信息刺激”,大脑忽觉一明,恍然大悟,悟透了人体的内在本质,发掘出了“本体思维”。

  开悟后的结果,只是一个很小的苗头,只有循此而扩散理解,才能渐渐摸清内在的规律。才能有所创新。开悟时,必须脱离故有的理论框架,运用各种方法,来思考某一个问题,相互联系,相互推论,举一反三。开悟的思维过程是短暂而突然爆发的,没有反馈现象,介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又高于逻辑推理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无意识状态下形成的思维。

  开悟后,心情格外兴奋,有许多不知内容豁然明白,心中有许多道理想说,有许多易学知识想学,其思维能力的激活,使论述效果与前大不相同,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医学机理,只能自己知道,无法说出,用语言文字写于书面,也不能很好的表达,正如《白话淮南子。道应训》中轮扁说的话:“现在圣人所说的话,也是怀着宝贵的技艺,而无法传授,困穷而死去的,只有能言传的糟粕存在罢了”这种说法虽然有点不妥,但是道出了许多医生不能开悟的原因所在,也是名医无法传授的最好见证。如张仲景,叶天士两位名医,虽皆开悟,但并没有继承者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也是《伤寒论》一书一千多年来未能学透的原因。因此,让更多的中医人员,运用开悟,以激发“本体思维”,才能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本体思维”的应用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结合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情况完全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其组方用药常令其他医家不解,其推理病情常与其他医家所信服,这就是开悟的妙用。开悟后,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机理,常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令患者来明白其中的道理。即所谓的“医者意也”。

  简而言之,响石潭觉得最主要就要要具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而响石潭自己这些方面都做的不够到位,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