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09
01

怎样学好中医?

  相信不单是响石潭一个人,很多中医学院的学生都在为如何学好中医而犯迷糊呢。大学本科就那么五年,很多人五年结束了,对中医还是糊里糊涂的,似是而非。对于如何学好中医,大家莫衷一是。在大学科班里面,大家常常听到来自民间的言论,甚至有要求取消中医的冲击,也有不知所措的彷徨。加之就业的艰辛,中医医院的西化,很多中医院校的同学们和响石潭一样,似乎充满了迷惘与无助。这里就只说说怎样学好中医。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能够左右中医的教育的话,那我就只开伤寒、内经两门课,教学生背些药对,熟悉些药物习性,尽量让学生能够快点上手,在临床中慢慢领悟中医的精髓,有是证用是方,根据经典来套,让学生们在临床中慢慢进步慢慢摸索”。这句话核心含义还是在说明中医经典的重要性,有人这样说过,“那些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固然有真才实学者,但也不乏混混之辈,有的根本就没上过临床,上课纯属照本宣科,有的看法纯属胡说八道,误人子弟之辈。不信就试试,他们的疗效在哪里?能比得上小山沟里的中医诊所里的大夫吗?我看不一定”,就响石潭个人体会来说确实是这样的,甚至我们本科时期的中医内科的一位老师上课时候大言不惭的给我们所有人说,她自己从来不吃中药的。呜呼,哀哉。这等老师,如何教好学生呢。

27
2008
12

中医脉诊的学习方法

  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哪个重要?都重要。但是哪个最难学?无疑是脉诊最难学了。响石潭在大一的时候就学习了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当时中医基础理论是著名的火神派代表人物卢崇汉,中医诊断学是博士生导师严石林教授讲的。可惜自己那时候少不更事,有两个名师来给我们上课,可是自己那时候对中医的认识还不够,没有能够深刻的学习中医脉诊。

  后来到了大三的时候,自己和赵老师门诊,对于脉诊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同时开始背诵《濒湖脉学》,并在门诊中进行大量的脉诊实践。不过很可悲的是,到了后来真正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反而没有中医的实习了。虽然是在中医院实习,可是医院基本全部西化,中医从何学起?

  后来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老师写的《中医治法与方剂》,知道了其实脉学是相通的,需要掌握/重点掌握的主要就是浮沉迟数等等几种脉象,20多种脉象不可能全部记住,关键是明确其中的机理,需要对脉象的深刻理解,不要把脉象想象的过于复杂,需要条理化,思维必须清晰,必须明确其中的气血阴阳变化。

27
2008
12

怎样才能提高学中医的悟性?

  之前赵老师常说中医的学习需要有悟性,自己也确实这样认为。但是似乎响石潭太笨,总是不得其法,每每看书,囫囵吞枣之后,便匆匆忘记。想了半天,觉得主要还是自己没有认真思考的因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中医需要认真的思索,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灵性。虽然赵老觉得所谓悟性是天生具有的,但是响石潭不以为然,总觉得虽为天生,但是后天应该可以锻炼的来。我觉得主要还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的问题,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我么难免思维僵化,不能灵活变通的缘故。今天在大威办的岐黄中医网站上面看到一篇关于写悟性的文章,觉得很好,就把其中比较精辟的语句记录了下来,促进自己的不断思考。
  
  文章中说开悟是发掘“本体思维”,增长新知,开拓思路的一门科学。由于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所以对中医学的开悟也不同。有的医家一生都没有经过开悟,照样能治病救人,但这样的医家,只能顺辙行车,很难对中医学术有所创举。若一旦开悟,如同黑暗中见天日,思路开阔,思维灵活,对中医产生一种迷恋感,能深信照样的疗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