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10
02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的功效与作用

   一个病人来到了我们的医院,带来了二黄新伤止痛软膏还有三妙散。这是在省骨科医院里面开的,这药物也是省骨科医院自己研制生产的药物,只有在他们的医院蔡有这个药物卖。

  二黄新伤止痛软膏是一只一只的软膏,它配合三妙散一起外敷,具体的是:二黄新伤止痛软膏1只(一只是50克的样子)半配大概一包三妙散(是50克的),但是里面还有有点干,可以配合一点开水,黄应丽觉得有蜂蜜的话就更加的好了,

07
2010
02

土狗的功效与作用

  在黄应丽的老家,有一种像虫一样的东西,黄应丽老家那里都叫它为“土狗儿”,在黄应丽的记忆里面,它主要是生活在水田里面的,它还可以入药的呢,在我们的中医里面,把这种“土狗儿”叫做是“蝼蛄”,或者是蟪姑、天蝼、仙蛄、拉拉蛄。因为它主要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所以它的性味是:咸,寒。无毒。
...

25
2010
01

大肺经草功效与作用

   第一次认识大肺经草还是在去年的药房里面,当时一看到这个药名,顾名思义就猜到是治疗肺部的疾病了,像什么咳嗽之类的疾病。
别名】肺经草、乌豆草、反背红
 

 

  【来源】为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大肺经草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及尖叶肺经草S. stapfiana Wolf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洗净,扎把晒干备用。
...

21
2010
01

附睾炎与睾丸炎的治疗

八正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木通、滑石、车前子、扁蓄、大黄、矍麦、栀子、甘草(或加灯芯草)组成。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是治疗膀胱湿热下注的常用方剂。其所治病证临床常见口渴烦躁,目赤睛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淋漓不畅,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等。

  现代研究发现此方有较强的消炎解毒作用,方中大黄、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且可抑制多种球菌、杆菌;木通、车前子、扁蓄、瞿麦、滑石利水通淋、清利湿热;灯芯草、甘草可清热除烦、解痉止痛等。在八正散基础上加减,衍化出许多方剂,如石苇散、石淋散、瞿麦汤等。现代医者临床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性病并发特异性前列腺炎、精囊炎及泌尿道急性感染等病,取得较好疗效。

...
20
2010
01

思考中医读后感

  响石潭很早就度了这本思考中医一书,我也是最近才开始读的,书里面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很感谢作者。

10
2010
01

面瘫针灸和闪罐效果好

  以前黄应丽在中医院的时候,就看见过老师对于顽固性的面瘫用闪罐的方法来治疗,那个时候自己也没有太在意,这是知道这种方法。

  我的一个病人,女性,32岁,最先是牙龈肿痛,就去牙科看了牙科医生,当时已经面瘫了,后来去省医院看了针灸科,医生给开了中药,里面的全蝎用到了15克,还开了西药,里面有甲脵胺,后来到中心来治疗,最先的一个星期效果还可以,后来效果很缓慢。我就给她配合了闪罐的治疗方法,只做了4次效果就很明显了。她的面瘫是病毒性的面瘫,在治疗期间,牙龈还肿痛过。

...
30
2009
12

失眠的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

失眠常由多方面因素所致,治疗也就要具体分析对症才显效。在排除精神紧张、身心健康、百事烦心等等因素之外,较单纯的失眠可以通过按摩、泡脚等放松手段帮助入睡。
△按摩时不必拘泥于穴位,那不是很重要,中医针灸都讲宁失穴勿离经,何况按摩作用区比针刺作用点范围大很多?
△按摩时机:晚上临睡前。按摩部位:头面部、颈后、肩背部等处由上至下普遍性地轻轻按揉,在有酸胀痛感的地方(即穴位)重点多揉一会,注意放松精神和呼吸。在按摩同时用热水泡脚效果会更好。按摩完毕、擦脚上床。
...

25
2009
12

海马的功效与作用

  下面说说关于这海马的功效与作用,再说说海马酒的做法:

  不是有句话说这样说的"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海马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青睐,男士们更是情有独钟。

  海马性味: 甘温。

  主要的功效: 补肾壮阳,消症瘕(散结消肿),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催产,强心。

  主要治疗: 肾虚阳痿、难产、症瘕、疔疮肿毒等症。

  [用量] 3.5g~10g。  [禁忌] 阴虚有热者不宜。  

22
2009
12

神经面瘫的治疗

正颜汤

【来源】焦树德,《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荆芥、防风各9克,全蝎6~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炙山甲6克。
22
2009
12

董针灸在偏瘫的应用

本组15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97例,女59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在半个月内110例,0.5——1个月20例,1——3个月10例,3——6个月10例,6个月——1年4例,1年——2年2例。其中脑出血20例,脑血栓形成136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上下左右交叉取穴。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反之亦然。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软瘫或是硬瘫,均是一针一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