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4
10

成都中医药大学传统文化博物馆

如果不走进去,还真不知道成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内收藏了种类如此丰富的药物标本和医史文物。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基地,在这里,你会发现:中国最古老的牙刷产生于唐代,四川保存最多;想看原汁原味的古代药房,可能也就成都才有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 始建于1956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医药科技类博物馆,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基地,包括医史馆、中药馆、人体奥秘馆等,展出有各种医史文物、古医籍文
29
2014
09

小儿施灸预防感冒

核心提示:中医中身柱灸是小儿保健灸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日本身柱穴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妈妈们可以学习为宝宝艾灸,只要坚持就能大大改善宝宝的体质。   每个宝宝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让妈妈们很是头痛。好不容易吃药看好了,天气一变可能又犯了。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林国华向读者推荐了“身柱穴”,妈妈们可以学习为宝宝艾
29
2014
09

天柱骨的位置和功效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天柱骨,人体结构名。即颈柱骨。又名旋台骨、玉柱骨、颈骨、大椎骨。即第四、五、六颈椎的合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旋台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 天柱骨:印堂有骨,上至天庭,名天柱骨 曾国藩 《冰鉴》
28
2014
09

金针王乐亭之捻转补泻法

一、十二经补泻法: 手足十二经由于左右侧经络循行的方向不同,所以补泻的方法也不相同。例如:低血压的病人,应当补手阳明经的曲池,对于左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后捻针,其针体向右旋转(逆时针);若针刺右侧曲池穴,医生的大指应向前捻针,其针体向左旋转(顺时针)。如果病人是高血压,则患者之曲池应取泻法。其左、右两曲池穴之捻转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对于上下肢、左右侧以及用补、用泻的手法皆不相同。为了便于记忆
28
2014
09

24节气灸时间及原理一览表

林国华医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主任医师,擅长针灸治疗。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流南下,广州天气变化很大,常常让人不易适应。这个时节,外邪乘虚而入容易使人生病,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尤易是感冒和哮喘复发。为此,林教授教大家一个艾灸大椎、风门、肺俞穴预防感冒、哮喘的方法,助大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穴定位: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2
2014
08

消渴穴的位置与功效

  近日,陕西、广西等各地相继落实“5年增寿一年”的计划,山东济南更是提出,人均寿命5年增加1.8岁。其实,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未来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1岁”的目标。   这一岁到底怎样增?120岁俱乐部成员有话要说。有关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会员心得   长寿得靠自己   “5年增寿一年?太好了!”一提到长寿,120岁俱乐部的成员都来了兴致。   广东
22
2014
08

消渴穴的位置与功效

  近日,陕西、广西等各地相继落实“5年增寿一年”的计划,山东济南更是提出,人均寿命5年增加1.8岁。其实,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未来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1岁”的目标。   这一岁到底怎样增?120岁俱乐部成员有话要说。有关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会员心得   长寿得靠自己   “5年增寿一年?太好了!”一提到长寿,120岁俱乐部的成员都来了兴致。   广东
22
2014
08

小孩晚上睡觉爱出汗怎么办?

黄应丽在医院遇到不少小孩子晚上睡觉爱出汗的现象,有的家长说一晚上要换至少两次衣服,钙也在补,但是就是还是要出汗,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黄应丽还遇到有的家长反映说,他的孩子稍微一动就爱出汗,所以孩子也经常感冒。 从爱出汗的孩子来看,不管是白天出汗还是晚上出汗,过多的出汗都是不好的。晚上出汗我们一般叫做盗汗,而白天出汗一般叫做自汗。 下面黄应丽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外用的方法治疗盗汗。
22
2014
08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

1、《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熟汤服。 2.《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 3.《开宝本草》:疗齿宣疳NI,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4、《本草图经》:生津液。 5.《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6.《本草衍义补遗》:善收顽痰,解诸热病。 7.《本草蒙筌》:煎汤洗眼目,消赤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8.《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
19
2014
08

七疝气有哪些?

  古籍中把疝气分为七种的合称。 指[B]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 胕疝、狼疝[/B](《诸病源候论》)。指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颓疝。(《儒门事亲》)指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瘕疝、溃 疝、疽癃疝(《医宗必读》)。